数据导入
西门子、飞利浦、联影、GE…发布:2023-05-31 浏览:128 次
重度抑郁症(MDD)是世界上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与个人、家庭和社会责任相关。在精神病学中,治疗是根据临床上的经验制定的。如果可以通过特定的干预措施确认一种可靠且稳定的可以预测治疗效果和与症状好转情况相关的预测因子,可能会有利于治疗并降低副作用的风险。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D)的一线治疗方法。rTMS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了解,并且没有生物标志物可用于协助临床实践预测对rTMS的反应。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膝下前扣带回(sgACC)和前扣带回喙部(rACC)的功能连接是否可以作为rTMS治疗效果的短期和长期的预测因子。次要目的是确定在纵向研究情况下,静息态功能连接与rTMS治疗效果的相关性。
该研究招募了50名18~65岁之间的基线TRD患者,32名TRD患者和24名健康对照组参与,同时采集了所有参与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数据。其中,分别在rTMS治疗开始前一周内和最后一次rTMS治疗后12周内收集每个被试的基线和随访的rs-fMRI数据。
研究者通过进行3个月的纵向研究,分析和计算在基线和3个月随访期间内的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评分的改善情况的变化以预测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对rTMS的后续反应、评估sgACC和rACC的全脑功能连接,并通过回归分析从而来预测rTMS的治疗效果和作用。
治疗效果的预测因子,其中,3个月随访时的HRSD评分提升50%被定义为有反应
基线时sgACC-DLPFC的功能连接降低与sgACC-fusiform功能连接的降低较大相关,而sgACC-fusiform功能连接的降低又与抑郁症状的改善程度较大相关
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患者的大脑活动的模式可以预测rTMS的治疗效果,抑郁症的治疗效果与rTMS后大脑活动在相关的大脑回路中的纵向变化相关。具体来说,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可能会对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做出兴奋性的反应。随着不断的发展,sgACC和rACC的功能连接性(尤其是sgACC的功能连接性)很可能会被进一步地证明为预测rTMS的治疗效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与此同时,本次的研究结果也具有一些局限性,即本次研究中纵向研究的结果仍然需要被重复,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证实并将该方法扩展到其他方向中,探索纵向研究方法潜在的在预测临床治疗效果方面的应用。总的来说,该研究结果可能为使用这些生物标志物提供了一个具有前瞻性的临床实验基础。
第一作者
Ruiyang Ge
喜欢本文记得一键四连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