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导入
西门子、飞利浦、联影、GE…发布:2023-07-17 浏览:108 次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们~最新前沿资讯抢先看
开放转载,欢迎大家转发到朋友圈和微信群
可添加小编微信【13295818579】获取原文
躁狂症(Mania)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相,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发作时间需持续一周以上,且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而轻躁狂(不太严重且持续至少四天)是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spectrum disorders,BSD)的决定性特征,可能是BSD患者最具破坏性的症状。
2023年5月23日,匹兹堡大学的Adriane M Soehner博士及其研究团队在Biol Psychiatry Cogn Neurosci Neuroimaging(IF=5.9)上发表了题为“Neurobehavioral Reward and Sleep-Circadian Profiles Predict Present and Next-Year Mania/Hypomania Symptoms”的文章,该研究根据奖励敏感性、冲动性和睡眠昼夜节律特征等因素确定了与双相谱系障碍躁狂风险相关的三种神经行为特征:健康、中等风险和高风险。与其他两组相比,被确定为高风险的个体表现出更高的躁狂症状。该研究强调了结合神经生物学和临床措施的潜力,以早期识别和干预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如躁狂症。
双相情感障碍( bipolar spectrum disorders,BSD)是通常在成年早期出现的精神疾病,通常会严重扰乱生活并需要强化治疗。在治疗BSD的过程中,识别躁狂风险将有助于更好的诊疗效果。然而,如何识别躁狂风险对临床医生来说仍然难以克服的难题。
之前的脑成像研究表明,BSD与左腹外侧前额叶皮层的奖励预期激活升高有关,因为左腹外侧前额叶皮层是一个关键的奖励和显著性处理中枢。
基于以上论述,研究人员假设躁狂风险增加的特征将以奖励敏感性,冲动性和睡眠昼夜节律特征的升高为特征。没有BSD诊断的年轻成年参与者完成了评估并接受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大约一半的参与者还在6个月和12个月时接受了后续评估。样本中出现了三个“概况(profiles)”:健康,中等风险以及高风险。与其他两组相比,高危个体在基线时躁狂症状升高。
奖励和睡眠-生理节律特征的Z得分
在12个月的随访间隔内,高风险和中风险组的躁狂症状均超过健康组。
情绪谱自我报告测量 –终生版(Mood Spectrum Self-report Measure – Lifetime Version,MOODS-SRL)躁狂/轻躁狂和基线时的抑郁症状水平
研究人员在解释该现象的时候说,“在这里,我们确定了基于奖励敏感性,冲动性和睡眠昼夜节律特征的神经行为特征,这有助于区分躁狂症脆弱性升高的人。这些特征结合起来,可能有助于检测躁狂风险,并提供指导和监测早期干预的目标。”
针对此项工作的实践意义,研究人员认为,“诸如此类的新发现突出了我们结合神经生物学和临床措施的新兴能力。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识别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如躁狂症)风险最高的患者群体,从而能够及早识别和干预风险最高的患者。未来的研究需要表明,这可以减少以这种方式确定的个体的痛苦和更好的结果。”